川军猛将王铭章,奉命死守滕县后追授上将,两党领袖敬献挽联

徐州会战中,虽然李宗仁统领的第五战区浴血奋战,成功粉碎了日军的第一波攻势,但韩复榘的不战而退却给整个战局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占领济南、青岛后,华北日军如入无人之境,沿津浦路一路攻城掠地,直达滕县。

滕县是津浦线北段上的重镇。济南、青岛失守后,滕县已经是最后一个能够拱卫徐州的军事重镇了。滕县不守,日军便可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徐州乃至整个第五战区的作战汁划。

韩复榘不战而逃,给了川军一个大展拳脚的机会。川军所组成的第22集团军被李宗仁调任到滕县接防。得到作战命令后,川军将士气势高涨,纷纷保证:听从李长官指挥,奋勇杀敌,誓与滕县共存亡。

川军猛将王铭章,奉命死守滕县后追授上将,两党领袖敬献挽联

一、川军入城,滕县百姓夹道相迎

邓锡侯得到守卫滕县的指示后,立即调第22集团军下辖的第41军和第45军,开赴临城、滕县一带守备。不久邓锡侯被国防部调回了四川,川军副总司令孙震代理第22集团军总司令。孙震任命王铭章为守卫滕县的第二线指挥官。同时,孙震又令他为第22集团军前方总指挥,统一指挥第41军和第45军。

王铭章,字之锺,四川新都人。他早年参加过四川的保路运动和二次革命。1914年,王铭章投入川军,从排长逐渐升至旅长。1935年,他任第122师师长。

1937年,王铭章率部出川抗日。他曾在晋东参加过驰援娘子关的战斗。战斗中他节节阻击日军,是个善于守城的指挥官。如今,他又接受了一项艰巨的守城任务。那就是,守住滕县,保卫这些夹道欢迎他的老百姓。

川军猛将王铭章,奉命死守滕县后追授上将,两党领袖敬献挽联

滕县之前一直是韩复榘的部队负责防御。国破家亡之际,百姓都希望能有为民族为人民而战的军队。但韩复榘却畏敌如洪水猛兽,弃全省民众而走。人民在恐惧之馀,自然恨之入骨。但川军到来之后,军纪与韩军大不相同,一切公买公卖,童叟无欺,并且派人各乡宣传,尽量扶助民众。于是,人心开始稳定,民众们认为有了靠山。心灰意冷的民意自此开始复燃。滕县民众受川军带来的新气象的影响,大家觉得有了希望,纷纷起来欢迎川军。

看到这一幕,王铭章的眼眶不觉湿润了。他从军以来,还没见过老百姓对军队有如此大的热情。外敌入侵之前,中国还是一盘散沙,正是对敌人的全面抗击点燃了全国民众的激情,点燃了中国军人的激情!

川军猛将王铭章,奉命死守滕县后追授上将,两党领袖敬献挽联

二、敌强我弱,川军将士拼死抵抗

1938年3月14日拂晓,日军第10师团在3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出动骑兵7000馀人,并配备大炮20馀门,坦克20馀辆,向滕县外围的第45军阵地展开全线进攻。中国军队虽凭借防御阵地,奋勇迎战,但是整个形势对川军极为不利。

川军的武器装备尽管在战前得到一些补充,但仍很差,轻、重机枪是四川土造的,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经常发生故障。步枪的口径不一,长短不齐,有单响,有二响的,甚至还夹杂着不少前清时的老枪,打几十发子弹就出毛病,并且对远射程不起作用。士兵们基本不用步枪射击,只准备在肉搏时使用。全军没有骑兵,除步兵团各有一个迫击炮连外,没有一门野炮或山炮,更没有任何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配备的迫击炮火力,距离2000公米以外就失去了杀伤力。部队的通讯设备也很差,旅以上才有无线电。但川军就是凭借着这些简陋的武器和装备,同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

他们先以迫击炮火力阻止日军的前进,待敌人接近阵地时,用重机枪和手榴弹向敌猛烈反击,一枚枚手榴弹投人敌群,炸得日军血肉横飞。中国军队伤亡也很惨重,如127师周营官兵全部壮烈牺牲。双方激战一日后,除香城、下看埠、白山、黄山等中国军队局部阵地被日军占领外,界河镇一线的正面主阵地岿然屹立。

驻临城的孙震总司令,得到日军大举进犯的报告后,立即乘火车赶到滕县了解战况,并赴前沿阵地视察。随后孙震在北沙河召集各师、旅、团长和幕僚长开会,向他们传达了李宗仁转来的蒋介石的命令:"第41军固守滕县城3日,迟滞敌军,以待后方陇海铁路转运增援兵力,巩固徐州。"孙震坚毅地说:"为了抗战全局,我们全军将士要人人抱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与敌死拼!"

川军猛将王铭章,奉命死守滕县后追授上将,两党领袖敬献挽联

三、破釜沉舟,守城主将亲上前线

中国军队强人的战斗力,使日军在战场上每进一步都十分艰难。恼羞成怒的日军自3月15日开始,果断增兵向滕县猛攻。

坐阵滕县的王铭章知道事态紧急,因为总司令孙震就在离此不远的临城。

第二十二集团军总司令部在临城唯一的一支战斗部队,是第四十一军直属的特务营,这个营的编制是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手枪连。孙震为了支援滕县的守城,只留下一个手枪连担任总司令部的警卫,令营长刘止戎率三个步兵连星夜乘火车开赴滕县。但这也缓不济急,滕城已是危急万分。

川军猛将王铭章,奉命死守滕县后追授上将,两党领袖敬献挽联

下午五时三十分,王铭章在电话上直接向第41军第727团团长张宣武下达了命令:

1.全师决心固守滕县城。

2.第七二七团除在除在洪町、高庙的一个营仍在原地执行原任务外,另以一个营留置北沙河第二线阵地暂归第一二七师指挥,该团团长率领其馀部队立即出发,跑步开回滕县布置城防。之后,铭章又命我将北沙河上的铁路大桥予以炸毁破坏。

两小时后,时已黄昏,当张宣武到达滕县北门时,王铭章己十分焦急地在城门外迎候着。他把各方面的情况扼要地述说了一遍,命张宣武立即着手布置城防。这时,配置在城前镇的第366旅第731第1营也奉调回到滕县东关。王铭章又告诉他:"刘止戎营已由临城乘火车出发,再过一两个小时也可到达。所有这些部队,归你统一指挥,由你担任城防司令,统一部署守城事宜。"

王铭章交代完张宣武,就风风火火地赶往了前线。3月16日,在滕县一侧的两下店担任防守任务的第746团团长谭尚修决定以第3营为预备队,第1、2两营继续向两下店发起进攻。谭尚修带头冲在最前面。他两臂张开,一手拿着盒子枪,一手举着手榴弹,像燕子一般飞来飞去,杀声如沉雷一样左轰右鸣。冲进了堡垒,他一面用盒子枪射击,一面高声命令:"上刺刀,冲锋!"

全营冒着敌人的炮火冲入敌阵,同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其他部队也随后跟进,第1.2两营共冲进集镇760馀人。苦战一天一夜,双方伤亡都很严重。敌人数次向城中轮番攻击,均被守军用手榴弹击退。战至17日凌晨3时,除吴钦明、邓茂云二位连长突围出来360多人外,其馀400馀人全部壮烈牺牲。由于双方装备悬殊,第746团撤至距两下店约5里的郭山,整顿部队,准备再战。

3月17日上午,日军向两下店增援300多人,并于午后2时用十几门大炮向郭山阵地轰击。其步兵七八百人展开进攻,于是一场激烈的郭山争夺战开始了。在作战中,第746团硬是用大刀与敌人周旋了十几个小时。

川军猛将王铭章,奉命死守滕县后追授上将,两党领袖敬献挽联

四、援军未到,死战到底英勇殉国

17日下午,日军轰开了滕县的城墙。此后,日军迅速向东、西城墙进攻。守城部队退到西关车站。此时,原定支援滕县的汤恩伯援军却迟迟未到。不久,东关及西城门楼均为日军占领,仅余城内、北门及东北城角的守军仍在继续抗击。

此时天色已暮,王铭章见日军已突入城关,还不见增援部队赶到。他向孙震发出最后的电报:"17日晚,我援军尚未到。敌大部队冲入城,即督所留部队,与敌作最后血战。"

电报发出,王铭章下令把电台砸毁。他来到县城中心的十字街口,指挥所部继续与日军作战。此时占领南城墙的敌人在机枪火力的掩护下,从西南角向西城墙逼近。同时日军炮兵集中火力,袭击西门城楼。守军大部死伤,西门也被日军占领。

王铭章命令城内各部与日军展开巷战,自己登上西北城墙。亲自指挥警卫连的一个排反攻西门城楼。因日军火力猛烈,城墙上毫无掩蔽,该排全部阵亡。

这时,王铭章决定到西关车站组织部队继续防守。行至西关电灯厂附近,王铭章遭到日军密集火力的射击。他腹部中弹,倒在地上。随从们忙扶他起来,他疾呼:"抵住,抵住,死守滕县!"又一阵密集的枪弹扫来,王铭章见大势已去,危城难守,自己已不能行动,遂高呼:"中国万岁!抗战到底!"他拔出手枪,饮弹自尽。他的参谋长赵渭宾、副官长罗甲辛、少校参谋谢大埔、第124师参谋长邹慕陶及随从10馀人,也都同时为国捐躯。

川军猛将王铭章,奉命死守滕县后追授上将,两党领袖敬献挽联

滕县县长周同听说王师长殉难,急忙从城北赶来,抚着王铭章的遗体大哭。他悲痛欲绝,缓步登上城墙,环顾四周,长叹一声,坠城身亡。

王师长英勇殉国的消息传到城内,受重伤的300名士兵以他为榜样,宁死也不落入敌手。于是他们互相以手榴弹自炸,全部壮烈牺牲。直至3月18日,滕县才落入敌手。

国民政府为表彰第122师抗敌事迹,特为该师立碑记功,并追授王铭章上将军衔。王铭章的灵柩经武汉、重庆、成都运到他的家乡时,沿途民众纷纷举行悼念祭奠活动。

在武汉,国民政府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蒋介石亲自参加,并送了挽联:执干戈以卫家邦,壮志不还,拼将忠忱垂宁宙;闻鼓鼙而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中共中央也派代表参加悼念会,毛泽东等联名敬献了挽联:"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顽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