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且战且退,敌军长李守维得意洋洋,后成瓮中之鳖坠入河中
新四军撤出姜堰后,韩德勤一意孤行,决意将新四军消灭在黄桥。韩德勤总结以往战斗的教训,认为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把主力全部用上,所以没能形成绝对优势。这次,他将调集第八十九军的全部,5个保安旅和独立六旅,一共26 个团3万馀人。对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也下了死命令,要他们必须参加围攻黄桥战斗。韩德勤磨刀霍霍,大有一口吞掉黄桥之势。
大战前,韩国钧坐着轿子来到黄桥新四军苏北指挥部。陈毅听说他来了,急忙出门迎接,把他引进屋内,吩咐人端茶。
韩国钧还未落座,就焦急万般地对陈毅说:“陈将军,不得了了,我们上当了!韩德勤不是东西,简直是畜生,他言而无信,他是小人啊!你们让出姜堰,他还是要打,调解无用了。陈将军,你们准备打吧,把韩德勤这个狗东西打死算了。”
陈毅说:“他韩德勤不讲信用,不以抗日大局为重,不给你韩老面子。可我陈毅讲信用,我们要以抗日大局为重。我们仍希望韩德勤能悬崖勒马,不要在反共磨擦的道路上走下去。不过,如果他要硬逼我们应战,我们只得奉陪了。”
送走韩国钧,陈毅对粟裕、锺期光说:“这一场决战已不可避免,赶快抓紧时间动员部队和民兵,准备打大仗、打恶仗!”

在作战会议上,陈毅分析认为,此次韩德勤进攻黄桥,把全部主力用上,要和新四军决一死战。新四军背后是滔滔长江,无路可退。所以,这一仗新四军只能胜,不能败!如果新四军被打败,不但苏北革命斗争形势急转直下,而且对华中和中原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对华中战场的抗日不利。陈毅强调说:“因此,我们只能胜不能败!”
新四军只有七千多兵力,在敌众我寡的条件下,如何战胜敌人呢?陈毅提出,统一战线是战胜强大敌人的法宝。陈毅手指地图上标着的泰州方向,继续分析说,韩德勤组织的三路大军,右路军是二李、陈泰运的部队。事先,韩德勤多次向重庆密告,说李明扬暗通新四军,不服从调动。因此,老蒋致电李明扬,要他以大局为重,紧密联系,精诚合作。
陈毅说:“右路的敌人态度如何,十分重要,如果此次他们突然翻脸不认人,倒向韩德勤,这1.2 万兵马对黄桥是个不小的威胁。但如果新四军能做好二李、陈泰运的工作,使他们继续保持中立,我们就可以集中兵力,将主要兵力放在歼灭韩德勤的嫡系八十九军上。”
为了做好右路二李和陈泰运工作,陈毅向战地服务团团长朱克靖交代了任务,令他再去泰州,争取二李和陈泰运保持中立。
粟裕根据陈毅“独立歼韩”的决心,拟定了周密的作战方案,方案以黄桥为轴心,诱敌深入,各个击破,叶飞的一纵埋伏在高桥至黄桥的大路旁,首歼翁达的独立六旅,然后转兵协助王必成的二纵,聚歼八十九军和保安旅,二纵一部插向八字桥,断敌后路,以陶勇的三纵固守黄桥。

陈毅听罢作战方案,连连点头。他很欣赏粟裕的军事才华,指着地图说:“首歼独立旅是一奇招,这是整个战局的关键所在,叶飞部队要保证首战获胜。首战大胜后,大家就有信心、有士气、有兵力打八十九军。守黄桥的陶勇部队勇猛顽强,机动灵活,不怕牺牲,有陶勇守黄桥我就放心了。”
10月 2 日,各部队冒雨进入阵地,严阵以待。
10 月3日上午8时,海安连下3天大雨后,此时已云开天晴。李守维满怀壮志,耀武扬威跨上大白马,在韩德勤一伙夹道欢送下,率领部队直奔黄桥。
不到1小时,李守维的先头部队到达营溪,在这里碰到了新四军小部队阻击,李守维命令部队开炮,顿时炮声隆隆,新四军且战且退。
李守维在望远镜中看到“战果不小”,不知是计,极其兴奋,他挥舞指挥刀命令道:“明天拂晓一定要杀进黄桥,要消灭新四军,要活捉陈毅。”不一会,李守维哼着一曲苏北小调,得意洋洋地说,“消灭新四军指日可待,活捉陈毅非我莫属了。”

李守维话没讲完,作战处长向他报告,说1小时前,翁达的独六旅被新四军打光了,现在电台与他们联系不上。
李守维放下脸骂道:“胡扯蛋!翁达部队武器最好,在苏北百战百胜之旅,他们怎么会吃败仗呢?你听谁瞎说的?”
作战处长将翁达被歼的经过报告李守维。这天午后2 点,翁达旅浩浩荡荡出阵了。他将部队排成一路纵队,每人一顶笠帽,完全是旅行行军,好不逍遥。翁达骑着战马在卫队簇拥下,走在队伍中间,口叼着香烟,洋洋自得。叶飞在望远镜中看见蛇已出洞,立即报告陈毅,陈毅命令出击。担任断后的一团一营,迅速占领高桥;二团、三团采用“黄鼠狼吃鸡”战术,将翁旅3000多人分割成几十截,一会儿工夫,就将翁达部全部歼灭,翁达目睹部队被歼的全过程,不禁吓呆了,脸如死灰。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便拔出手枪自杀了。
八十九军猛攻黄桥,久攻不下。黄昏时便在野屋基、何家庄、胡家堡一线作短期休整,准备次日再攻黄桥。天一黑,劳累的八十九军官兵进入了梦乡。

此时,新四军并未休息,一纵消灭翁旅后,边走边打,穿过八字桥,按原计划在分界与二纵打通联系,二纵在刘家堡与黄桥的三纵打通联络。半夜时分,新四军完成了对八十九军和保安旅的包围。
6日拂晓,新四军吹起了冲锋号,梦中惊醒的李守维不知成了瓮中之鳖,仍组织部队猛攻黄桥。陶勇率三纵杀出黄桥,在小二房庄一下子吞掉了三十三师,生擒师长孙启人。一纵和二纵联手向八十九军军部进攻,乔信明的一团和廖政国的四团,在野屋基攻进了八十九军司令部,李守维和司令部参谋人员被打得七零人落,兵败如山倒,个个争相逃命。李守维无法指挥,骑在马上随人群东跑西奔,不管跑到什么地方都能听到新四军的喊杀声。
当他随人流拥到挖尺沟河边,被小河挡住了去路,发了疯的残兵败将你推我攘,向惟一的一座小木桥拥去,不慎落水的不计其数,呼救声、叫骂声不绝于耳。李守维身不由己,也被人流推上小木桥。这位身材高大的军长,不知被谁推了一下,脚一落空,“扑通”一声,掉到了河里,再也没有浮起来。韩德勤想把新四军赶到长江喝水,岂知喝水的却是他的主将。李守维一死,八十九军军中无将,顿时如一盘散沙,溃不成军。

决战结束时统计,新四军歼灭八十九军两个师,翁达独六旅和保安三旅、五旅,共计1.1 万余名敌人,缴获的枪支弹药等物资,堆积如山。
为了扩大战果,陈毅发出命令,部队继续向海安追击,一定要活捉韩德勤。各纵队接到号令,三路人马犹如三条巨龙,万马奔腾,争先前进。此时韩德勤已逃向兴化。他们追到海安又向北前进,在东台白驹镇狮子桥与南下八路军黄克诚部会师。
陈毅在海安与刘少奇、黄克诚会师,他们自江西后分别已有多年。长期分离一旦相逢,满腔友情,诉不胜诉。
1940 年 11 月7日上午 10 点左右,秋高气爽,风和日丽。
在海安中坝北面串场河码头上,陈毅、粟裕和新四军党政军机关干部、战士正热烈欢迎刘少奇、黄克诚等的到来。那一天,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在这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刘少奇、黄克诚、陈毅、粟裕几位领导人聚会于海安,更增添了喜庆气氛。战士们盼望已久的大会师,终于在黄桥决战胜利之后实现了。中共中央书记处致电称:“此次陈毅、黄克诚两军大胜,苏北大部为我占领并连成一片,此为华中最大一块根据地,对全国有绝大意义。”

当天下午,召开了盛大的欢迎会。粟裕主持会议,陈毅致了欢迎辞。在会上,刘少奇作了《目前形势和任务》的讲演。他的热情讲话,使整个会场自始至终沉浸在胜利会师的激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