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林:丈夫要求她做青菜豆腐汤,她不肯,最后分居,孤独终老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此话不仅适用于形容朋友、路人之间的关系,对夫妻、情侣之间也是极其适用的。朋友、路人若不投机一别两宽再不交往也就罢了,若夫妻间志不同道不合,无话可说再各自奔天涯,H ) q g i那就是一件比悲伤还悲伤的故事了。殊不知,民国时期众人皆知的才女苏雪林的婚姻竟0 ~ 6 0 s是如此境遇,仅仅一道青菜豆腐z 1 + - ` .汤就致夫妻分* i J 3 C 4 x s居再未相见!
才华横溢的苏雪林
出生在浙江省瑞安县县丞衙门里苏雪林求学之路并非平坦。其父母受封建思想影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支持苏雪林读书,好在她身边有不少叔叔及兄弟,他们读@ b V书的时候,苏雪林便跟读,即便后来很A v O 7 - t晚才上了小学,但那时她已识得几千个字,自己阅读起来已不成问题。

有了这样的基础,她自己将中华古典文化书0 y 9 I z o o籍读了个遍,尤其在叔叔、兄弟们的帮助下,她还有机会上了小学。在读书的过程中,苏雪林似乎找到了寂寞心灵的依托,她狂热的爱上了这项活动,据说母亲曾阻拦过,她还自杀过。好在好事多磨,在自己的努力和亲友的帮助下,先后考入安庆省立初级女子师范、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
在学校,她能诗善画颇引人注目,且师从胡适等新思想文化的代表,因此,苏雪3 w f c d w & (林也深受启发,变化很大。1921年,志向远大的苏雪林赴法留学,学习西方文化和绘画艺术。长相温柔又很有才华的苏雪林在留学期间有不少爱慕者,当然,其中也有让苏雪林心动的才子。但,此时的苏) t ? g ? W + z ]雪林X w ! & 7已经订婚。
不情不愿步入婚姻
这个人叫张宝龄,出生于商人之家,家庭条件优厚。张宝龄不算迂腐守旧没文化的人,他上过新学堂、学过学。先是在上海圣约翰大学上学w ] W F,后在麻省理工学院进修理工课程。二人非自X | Z - % T M C =由) ~ z 1 0 S ( {恋爱,而是包办婚姻。

但张宝龄长相英俊,家庭条件上和苏雪林门当户对,可以说门第和学识上都算门H ; A q 当户对。即便是自由恋爱也不过如此罢。可是爱情的世界里,不是条件相当就可以,还要看是否有共同语言。遗憾的是,张宝龄和苏雪林就不对脾气。两人未曾谋面,怎知不对脾气呢?其实苏z S 0 } & L雪林在法国留学时,二人是通过几回信的。
不过来来去去的信件让苏雪林非0 u g 5 1常失望,她与张宝龄间找不到任何共同语言。文科出身的苏雪林| n I x T喜欢风花雪月浪漫文艺,而理工科出身的张宝龄木讷死板,信中没有一句表达相思之情和关d # 2心之意的,十足的直男一枚。
失望的苏雪| N ^ z 林有着新思想,自然不想被这样的不合心意的婚姻所束缚,于是她写信给家里要求退婚。她的家人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对退婚一事果断拒绝,而她^ T X w r w A X的母亲身体不好,也希望她早点成婚,退婚一事就此搁浅。在法国的苏雪林,虽然颇受大家喜欢,当时的学习氛围也是她喜欢的地方,但由于水土不服,她经常生病,加上家人来信说母亲多病,于是她选择回国。
回国后,苏雪林便与张宝龄成婚。
寡淡无味的婚姻
很多中国人都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苏雪林虽不满这段婚姻,但她还是有着一定的担当和责任心的,所以计划好好过日子。婚后不久她的母亲病故,夫妻二人到苏州定居。苏雪林在苏州基督会所创办的景海女师担任中文系主任,并在东吴大学兼授古典诗词课,张宝龄则在苏州东吴大H 5 Z A , f学教书,在当时,夫妻都是教师虽然收入不多但算得上铁饭碗,在外人看来,也是不错的婚姻。

婚姻就如鞋子,舒服不舒服只有脚知道,表面的琴瑟和谐只是虚幻。实际上这段婚姻并不和睦,苏雪林不爱丈夫,张宝龄也不爱她。这和他们所学的知识有关系,一个是文学才女,一个理工才子H } ~ = |,二者全然不同。尤其是张宝龄,不仅对文学无半点兴趣,且无一. S Z E [ * J .丝浪漫。
据说某天月光皎洁,晚风和煦,这对夫妻饭后一起散步,一向在乎借景抒情的苏雪林看到美丽的月色,心情大好,一脸陶醉。便对丈夫说:“亲爱的,你看今天晚上的月亮多圆啊。”让人大煞风景的是张宝龄竟说:“月亮) : E E D B圆吗?还没有我用圆规Z Q y { ^ r画得圆。”此话一出,苏雪林兴致全无。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 ) z w爱情里,有眼缘的人,可以容忍你的一切,但若不是相爱的双方,那一切都无法忍受。苏雪林认为在感情的世n 8 Y F { B , E界里丈夫已然是扶不起的阿斗,而张宝龄对苏雪林也越来越失望。他理想中的妻子是贤妻良母型的,上不得厅堂无所谓,但定要下得厨房,做家务做菜样样精通就更好了。据说有一次张宝龄要苏雪林做一道青菜豆腐汤,一向只写文章,内心只有诗和远方的苏雪林自然是做不出来,张宝龄I I X _ _ v % | a对此颇为失望。
夫妻分居一别两宽
青菜豆腐汤这么容易做,为什么苏雪林不会做?相信有很多人觉得很奇怪,若不是做鱼香肉丝、番茄炖牛腩这1 r @ C类大菜也无. 9 c g y @ ] c可F . m l n厚非,但一到只需0 E ^ M将所有食材混到一起的青菜豆腐汤却不会做,这很7 | R 0 x c明显不是不会做,只是不想做而已。在苏雪林心里t z v e 6 ) ; M `,她是干文化事e s H J业的女人,怎可将时间浪费在厨房。当然,一方面也是因为苏雪林不爱张宝龄,如果是自己^ h (爱的人,是文学家如何,是教育家又何如,即便是高难度的红焖大虾,也会学上一二。

就这样两个不对脾气、志不同9 ^ y r q ,道不合的人在婚后没几年便分开了,虽然未正式离婚,但二人长年分居。苏雪林后来到台湾定居在那里教书,张宝龄则一直在x 1 j A G # h * e大陆工作生活。这一分开就是几十年,直至他们病故,也没有再相见。
1961年, ; T张宝龄病故,身边无妻无子。他S 5 w z `与苏雪林的婚姻虽然长达36年之久,可是真正共同生活的时D { s 1 ? C $间不到4年,且没有子女。而苏雪林活到102岁,虽很长寿,但后来也一直未婚,膝下无子无女。苏雪林虽然在文学方面颇有建树,感情生活一直较为平淡无奇,但总的而言,她的婚姻是失败的,使得双方都孤独到老,实为可惜。
文/墨珑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