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坏"儿子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祖自亲政以来,内则削平大难,巩固统一之基础,外则战胜强敌,恢张帝国之威信。"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位六十一年,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的一生,平三藩,灭噶尔丹,收台湾,可以说是波澜壮阔,开启了康雍干盛世的序幕。不M ? / 4 Z 6 & 4 z过虽然贵为天子] y 4 F Z ] K x,功绩等身,他也是留下了很多的遗憾。在康熙晚年,共有二十四个儿子,有九个都参与了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坏"儿子。

(一)、九龙夺嫡,为权力骨肉相残

"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侯门都如此之深,那皇家的深邃自然是要n f h $ ;比肩宇宙。在皇位面前,是没有兄弟父子的。所以,像杨广还有李世民这样n m } a k z杀父弑兄的案例,屡见不鲜。虽然,历朝历代都有,但闹: k V的最凶的,人数最多的当属康熙皇帝的立储之争。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1.太子被废,兄i # ^ W M F : V B弟群起相争

"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这是康熙皇帝,在布尔哈苏废掉皇太子胤礽时的诏书。胤礽乃为康熙的第七个儿子,g ) y v % k但却是嫡次子。他的母亲乃是康熙前期顾命大臣索尼的孙女,赫b t K 0 %舍里氏,地位异常_ r 6 o N q 0 k尊贵。

因此,胤礽在很小的时候就坐上了接班人的位置。可是一般的太子,都是战战兢兢,G D k如履薄冰,而胤礽却嚣张跋扈,仗着索额图在朝中权势,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索额图一倒台,康熙就废掉了这个难成气候的儿子。

胤礽这一被废黜,康熙的其他儿子可就乐开了花。毕竟,大家都对这个位置垂涎已久,但/ 7 | R 9 F = 0 `奈何早已有人占据。如此一来,大家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太子之位,的确是非常诱人。等` 6 ) o到老爹驾崩的那一天,自己就是九五之尊,掌管天下大事。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康熙是一个皇帝,但他也是一个父亲。他5 # ! ; I V }自己也不愿意看着6 @ R G 0 _ 0自幼培养出来的接班人,沦落到这种地步。可是,在胤礽的身上,康熙没有看到一点希望。胤礽平日里欺负兄弟,而且铺张浪费,就连他奶妈的儿子都比皇帝的生活过的惬意。

所以,他只能选择忍痛割爱,实在是放心不下把江山交到这个"败家子"手中。本来以为胤礽的做法,已经够让他寒心的,可没想到胤礽的死,只是一个开始。

2.相互攻讦,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皇家兄弟姊妹众多,可是交好的就那么几个。所以,胤礽一失去机会,大家就开始蠢蠢欲动。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康熙皇帝内心的想法是,兄弟之间就应该和睦相处,而不应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以,十八阿哥胤祄去世的时候,胤礽趴在帐外偷看,彻底的触怒了康2 V 8 { {熙,坚定了他废储的决心。

如果当时胤礽能够p & N @ e进去探望一眼自己这个刚满k @ P七岁的弟弟,而不是在账外B 2 x ; S窃喜自己少了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可能康熙还下不了那个决心。胤礽被废,大阿b H 8 G X L E f %哥自知不得父皇喜爱,便一直举荐八阿哥,因为二人私交甚好

这还罢了,他不停的挑拨康熙把旧太子胤礽杀掉。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很多皇子知道自己不可能继位,( P 4 K W倒不如找一个坚实的后盾,到时候还能凭借着拥立之功在新朝继续荣华富贵。这是康熙皇帝十分厌恶的做法。

毕竟,胤礽被囚禁已经够折磨他的了。胤礽作为和他自幼一起长大的弟弟,就算内心之中对他有再) B C多的恨意,也应该烟消云散了。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I n D l u Q二)、"虎父无犬子",最是无情帝王家

生在皇家,而且父亲还是康熙皇帝极善权谋之术的皇帝,那些阿哥们自然. K 6 # 0 H y i也是差不到哪里去。在冰冷的紫禁城里长大,他们的心就像异常冷漠。生怕多说了话,办错了事。

所以,众兄弟之间大都是表面上兄友弟恭,背地里明争暗斗。就像太子B # d f w胤礽被废,其实和阿3 2 w哥党的代表八阿哥有着很大的关系。康熙皇帝虽然知道这一点,但是他6 j } +不知道那种冷漠和J / i _ Y m V残酷要比m @ e S ! 0 : !他想( s f j O = r象的还要强

1.自食苦果,平衡之术加于子身

"治大国,如烹小鲜",帝王之术离不A W 1 M e U q j E开平衡二字。他需要的是,手底下各方的势力都能够达到一2 d V = t种相互制约的理想状态^ l n z #。就像当年H + 2 U为了压制索额L , W q ~ W F图与胤礽,他培植八阿哥的势力。可大阿哥的举动,让他对八阿哥充满了戒备,尤其是他说要杀掉胤礽。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康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人,他想让兄弟} u ` 0 g I们之间充满斗争,也想利用斗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然而,内心中又渴盼着儿子们能够像普通人家那样,兄友弟恭。可这两点,本身就互相冲突,根本没有实现你中有我的可能。

太子党胤祉向父亲举报大哥用厌胜之术诅咒前太子胤礽,结果大n @ ~ 8阿哥惨遭囚禁,就连与他交好的八阿哥都遭了殃。他发现还是需要有人来制衡八阿哥他们的,于是将胤礽放了出来,仍然是太子,而且胤祉也跟着一同加封。

2.心灰意冷,再度废掉太子

胤礽曾经在索额图活着的时候% E + ] ; 1 e,就与他密谋筹划提前登基,也就是发动宫变,杀死康熙。他被囚禁以后,对父亲的仇恨日益加剧。当然,玄烨如果单纯地作为一个0 + o n u 2 z W君王而言,是肯定K y T O不会再给胤礽机会的,他可E t ` & b能会培植新的势力。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但他是一个父亲,胤礽是他最爱的儿子。康熙把自己的很多精力,都用在了培养胤礽上。本以为自此胤礽就能够改过自新,好好当太子。

; c a r C果,出来以后的胤礽手段变得更[ ? ! h i : T #加高明。仅仅两年以后,胤礽与兵部e Q B _ B s +尚书、户部尚书还有步军统领勾结企图发动政变一事便败露出来。

康熙大发雷霆,他实在无法压制住心中的怒火。这个他最看好的儿子,为何一而再的想要叛变,想要L d q P 8 = |杀父弑君。但更多的是失望,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父子相争和兄弟相残,最终还是在自己的身上上演了。

康熙五十一年,胤礽再度被废,这一次他被囚禁至死。当初他的死忠三阿哥,看到场面如此残暴,心生畏惧,主动的退出了这场乱局。自此开始,其他皇子们蠢蠢欲动的心又再次不安起来。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_ A @ ^ Q i &三)、两龙相斗,四爷党夺得大权

"宪皇在位十三载,日夜` $ s忧勤,毫无土木、声色之娱。D } k P"这是后代,对雍正皇帝胤禛的评价。他本是太子党,也是胤礽彻底倒台后,唯一敢为他奔走发声之人。胤礽二度被废之时,康熙皇帝已老,也厌倦了这些你死我活的斗争。反正,谁胜谁败,都是自己一纸8 # 8 _ 0 j P 8 诏书的事。

1. 纵使为帝,终也左右不了所有事

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䄉,一直都是坚定的胤禩支持者。而胤禩因为大阿哥之事,早已不得父亲喜爱。所以,他灵机一动决定投靠十四阿哥胤禵。胤禵和胤禛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可在皇位面前m a @ c J H n S,没有兄弟,也没有父子。

那个时候,胤b H b | V a h j g禛的身边就只剩2 g o n g 5 K y R下了f D } H e 8 p 7十三阿哥支持。两个人并没有什么大动作,一直都是表现出与世无争的模样。康m G H v熙明白,自己的这个儿子,是以退为进。因为他知道,康熙不喜欢兄弟相残,当然没有哪个父亲乐意看到这个场面。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倒是十四阿哥他们,在朝堂上广交党羽,笼络了很多官员。其实胤禛也笼络,只不过是相* = K A对低调一点罢了。康熙皇帝对于这些把戏,都看的很通透。但是他不会点破,毕竟经历过那# z [ M G么多年的腥风血雨,早就不想再插手了。

2.遗诏存疑,但江山Y 5 l a @终有好主

雍正皇帝上位之w Q N D K 8 ~ .后,囚禁了很多兄弟,但他对H T P / a I !十三阿哥一直很好。而且他的母亲也认为十四阿哥的死与他有关,所以自杀身亡。而雍正亲自写了《大义觉迷录》,以证清白。

至于雍正皇帝到底有没有篡改遗b y g 6诏,康熙的本意到底是不是要传给十四阿哥,这些都已经成了谜团。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雍正的确是一个优秀的君王。因为康熙在世时,连年征战,国库亏空严重,所以雍正主张休养生息7 4 T H @ g r,他每天都在工作,睡觉的时间都很少。这才有了9 h v A & g康雍干盛世,如果没有雍正,以干隆的能力怕是无法开辟那盛世。

想必,康熙皇帝的在天之 c K e z L :灵,看到雍正当年把江山打理的井井有条也是倍感欣慰。最是无情帝王家,生在那皇宫大殿里,很多事情都是身不N o 7 A S 3 z - M由己的。康熙想要儿子们都一团和气G o } f K V n U T,却亲手把他们带向了深渊} W 2 7 } p P 7 ^

古往今来,皇家子弟很少能够有相处的比较和睦的。本来平日里大家就互相觊觎U W ,,而太子一被废除,争端肯定会起。H ( / I g就像康熙的祖父,皇太极,那也是通过斗争上位的。

康熙目睹了曾经的亲密战友索额图和明珠,相继因为党争死亡,也看到了那些儿子们,因为权力斗得你死我活f 4 b l O ~ 8 #康熙皇帝之怒也就G W 4 ) { ? W f在于:"我为什么有那么多"坏"儿子5 l j n * P?"

共24个儿子,九个参与立储之争,细数康熙皇帝的

结语:

没有哪个父亲是不爱儿子的,只不过高处不胜寒。康熙即使再爱,也不舍得将皇位I , . l Q 3拱手让人。他那些儿子们放在民间,K w R e P { ; z q那都是个顶个优秀的人才,只可惜生在了帝王之家。只能在权力的游戏中,相互U | B % ) a倾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