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峙到友好、从低谷到巅峰,美国是从何时改变了对中国的态度?

萧伯纳曾经说:"所谓爱国心,是指你身为这个国家的国民,对于这个国家,应当比对其他一切的国家感情更深厚。"国际局势风起云涌的今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为盟,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终有一日会反目成仇。v 8 2 R $ . Z
而曾经的针锋相对也最终会握手言和,国家之间的关系,D i 7 w X E 6 O永远在改变,从X . ] L U无永恒可言。作为当今国际社会的重要参与者,美国和中国都在世界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
大国之间的博弈充满着复杂性,美国对中国的政策也一直改变着,从对峙到友好,从低q % 9 ]谷到巅峰,美国是从何时改变了对Q ) G中国的态度呢?

历史上的侵略
近代以来,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一直在侵略与反侵略之x c M 9 & 2 7中走向僵化,美国无法放弃c l m H [ K自己称霸全球的梦想,中国亦不愿将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程拱手让人。
《十九世纪美国对华鸦片侵略》数据显示,在1805年到1837年之间,美国k _ x e m 8 {对中国输出的鸦片数量高达14169箱。尽管美国并未实施武力的侵略,但是这种通过摧毁中国人的战斗力获得利益的行为更加恶劣。
对于中国而言,鸦片的大量涌入是灾难,白银大量外流的同时,- 6 a J无数人家破人亡,忍受着精神与肉体的y [ : o双重折磨,美国无疑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战败,与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这原本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约定,然而美国对于英国取得的在华特权= / 8十分感兴趣,便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威胁、敲诈清政府,我国被迫与美国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
《南京条约》中英国取得的在华特权已经{ % b N对中p I 2 ,国领土和主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然而美国与英国相比更加` a n V | p G贪得无厌,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美国从W _ l b Z F 9不收敛自己侵略的野心。
在这场美国并未参与的战争之中,他a d M : u k $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一切。美国对中国实行政治上的侵略,经济上的掠夺,甚至企图控制中国国民的思想。太平天国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之时9 s y 3 i,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十分恐惧。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向t j R 6 6 ; y列强寻求帮助。令人意外的是,美国政府竟然趁火打劫,他要求中国开放宗教自由、信仰自由的特权,并再次提出了一系列侵犯中国利益的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原本属于清政府与中国农民阶级的内政问题,美国不仅随意干涉,更以此为理由敲诈勒索,其丑恶嘴脸可见一斑。近代以来,中国受到不同国家各种形式的{ D % V E 1 # H a侵略,每一场战争的失败中国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纵使美U ~ {国没有参加这场战争,清算 k . @一切的时候总有他的身影。第二次鸦片T m F V p . n H战争,美国再一次取得了开放通商口岸的特权。目前台湾依旧是中国的历史遗留d ( . ` J 9 )问题,历史上的E ; x美国从中作梗,将台湾地y _ C : C # % ^区搞得乌烟瘴气。

1854年,美国作为背后的支持者一直暗地里鼓励日本进驻台湾,他利用自身的优势为日本提供了详细的地图和作4 T r O B ) 7 -战策略,其真} s ! ^ = c实的意图已经不言而喻。19世纪末,美国对中国的侵略达到了高潮。
美国提出了各7 R i & t | T个帝国主: t 8 P H : G & 6义国家在华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等政策,从主权、贸S 0 4 t | i g易等多个方面彻底瓜分中国。面对{ x n 6 n美国的高压政策,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无力反抗,这反而助长了美国的嚣张气焰。
1900年,i | Y = D ` )美国联合其他的7个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进行侵略J = t , 9 | % u ?,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辛丑条约》的签订更是让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中国沦陷的过程中,美国一直是那个主导者。

近代的美国,似乎一直是一个在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周旋的角色,他从不制止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却始终都能够保证自身在中国的发展权益。1904年到1905年间,日本与俄国就统治权问题h q ^ +发动了战争。
那时候的俄国已经全面控制了东北地区,美国无法置之不理,便选择帮助日本,为其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日本有了美国的支持士气大盛,俄国的军事力量也不容小觑,两强相争,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正当双方都陷入战争的泥淖之中疲惫不堪的时候,美国在此出面做调解,以此来实现巩固自己地位的目的。v F Y 2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近代的中国也是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战场,在复杂的局势之中,美国对中国的侵略目标B u Z从未改变。

正如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所说的那T _ z m b |样:我们现在一定能够使用最圆满与最巧妙的方式控制中国的发展,使用从知识与精神上支配中国领袖的方式。
因为生活习惯、X L e ? p R c #意识形) 7 7 . ~ ) 6态等领域的不同,美国从未亲自统治中国,为了实现他称霸世界的梦想,美国J ; } E G e x L大力扶植在华势力,从根i D ( C z ,本上瓦解中国。

傀儡政权之下的美国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众多省份纷纷宣布独立,美国突然意识到,清朝政府这个傀儡政权已经在中华大地之上难以为继J r p Z j o 9 b,转而扶植军事强k N J | q人袁世凯。在美国人看来,袁世凯是其间接控制中国最合适的人选。
他不仅有着强大的军7 @ K K { 6 i (事实力和影响力,还公开表示自己愿意让出部分的b d s 9 W m p `利益以求得和平。袁世凯在1908年的时候曾经发表讲话:
"% : ; ^ ? V |如果说在不T T 6 A f I p F远的将来,大清国在关系8 M #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峻~ : j 7时刻必须挺身抗争的话,我们会期待并信任美国能够h F a A 7 8 g为保护我们的权力而在国家上施加影A D g 9 m响。"

袁世凯成为中国民国临Y 7 w x i Z [ z r时大总统的时候,他急于巩固自己的地位,于是积极向西方众多的资本主义国家靠拢。在袁世凯的百般示好之下,美国给予他经济、军事上的援助。与此同时,美v Q 4国承认了袁世凯领导的中华民国。
而这也意味着在袁世凯领导之下的中华民国正式成为了美国的附庸。美国借此机会在中国扩大自己的侵略n D ~ 6 @范围,获得了众多的利e c _ P E @ Y益。袁世凯在中国推行尊孔复古、倒行逆施的潮流,这让向往改变的/ [ f d W Z %人民十分气愤9 D . B。

在其坚持复辟的帝制被推翻之后,他也郁郁而终。袁世凯的离世也意味着,美国在中国扶持的势力垮台。为了确保在中国的权益,美国寻找一个新的代言人:蒋。
战争胜利之时,美国立即发出公告:所有在中国的日军都必须向/ k p , G蒋领导的国X - r : 7民政府交出自己的阵地和武器。不仅r v V F | a Y如此,美国还领导日伪军成立了专门的队伍,干扰八路军、新四军占领日军领地的战5 ^ P % O f Z斗。
美国的战地记者曾经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国民政府H A C、以前的伪军以及日军形成了一个非常罕见、极端奇怪的联盟,共同守卫这些铁路,B 0 c 7 !以防游击队的进攻。"
抗g F ! (日战争胜利之后,国x W ? | D c l i ;民政府和我党面临着谁掌握国家领导权的问题。双方尽管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私下却暗潮汹涌,不久之后,内战被提上了日程。

在和平谈判期间,美国一直鼓励和支持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在那时候的美国看来,如果国民政府Q T S Y P z 3 }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他们将彻底掌控对中国的统治权。为了帮助蒋赢9 e (得内战的胜利,美国付出甚 s U l g x b }多。
美国为蒋提供了大量军事上的帮助,美军陆战队在华北地区登陆,代替蒋占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城市。美国人宣称,他们派遣军队的行为并非干涉中国的内政,而是代替蒋守护解放地区,防止我党方造反。
为了让国民政府军队迅速占据主动权,美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他们采取空运、海运的方式将国民政府军队运送到华东、华北、东北地区。日本投降之后,国民政府方获得了120万日军中的绝大部分的物资、武u E W U 5 A V器等。
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功不可没。遗憾的是,蒋辜负了美国的期望,在国共内战之中,我党节节胜利,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 O a l Y。

美国对华策略的转变
首先,事物在发展初期都必须经历黑暗的岁月,正如建立之初的中国。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因为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差异,美国想方设法地遏制中国的发展。
美国联合众多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施政治上的孤立、经济上的封锁以及军事上的威胁。新中国7 ) 1 ` q在努力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还要警惕外国势力的渗透,我党筚路蓝缕,尽管艰难,却依旧要守护这来之不易的独立与和] _ s平。
那时候的美国并没有想到,纵使重重阻击,中国依旧蓬勃而兴盛地发展起来。从1949年到1971E E y 4 @ 年,中国i { [ K ?一直在美国的遏制之下艰难地发展着。

国际军事风起云涌,曾经想要将中国置于死地的Z D m美国也并没有想到,未来的某一天,美国不得不寻求与中国关系的缓( D f s d 8和。
回顾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历史r 7 G,人们十分疑惑,美| F X 4 ) A国究竟是从什么时y B !候开始对中国改变态度的呢?追本溯B E Y v 2 / E源,或许就是1971年这一关键的时间节点。其次,国家发展之中,共同利益才是维系各国关系的主要标准。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发展速度减缓,他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呈现着明显的衰落态势。那时候的美国与苏? H G Q联处于两极格局对峙的关键时期,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必须为自己寻找一N B U 6 6 b E个强大的队友。

中国的强势崛起引起V 5 b o ~ Y * k 了美国的注意,尽管存在着意识形态+ z A 8 D # F R上的巨大差异,两个国家合作带来的期望却足够诱人。彼时的中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人们常4 ] . s +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美国很好地抓住了这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开始接触中国。
在尼克松的授意之下,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j z 4 7仅仅17个小时,中国就与美国达成了初步一致的意见,中美建交被提上日程。1972年,美国@ V ~ k F @总统尼克松访华,7月16日,中国与美国发布了《公y X 0告》。
这也意味着中国与美国6 Z M Y d c +的外交打破了坚冰,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9年,中国正式建立外交Y x e | 4 ~ M ] 5关系,在此后的30多年间,中国与美国尽管存在着一定的摩擦与冲突,却始终维持F l j y , 4 V q着和平的外交关系。

美国改A R 5 ! G变对华策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本质上而言,这是建立在C Y r ^ j j美国与中国双方利益的基础之上。巴基斯坦作为连接中国与美国的渠道,在中美恢复外交关系的进程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v } i s ,
那时候的巴基斯坦是一个亲美的国家,然而他6 a ( b p s也与其他众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也在其中。基辛格的秘i a w z ^ m n密访5 T ! t华实际上是以访问巴基斯坦为借口,而美国想要同中国建交的意愿也是依靠巴基m B r F (斯坦传达的。

最后,国际发展中,永远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自近代以来,美国已* H ) } K A : ]经多次改变了对华政策,起初为了确立在中国的利益而大肆侵略,不久m o ; 3 Q 4 e之后,美国在中国建立了傀! 5 V _ / U w C儡政权,以此维系自己的特殊权益。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阵营对峙的时候,中国曾经被美国看作是最大的敌人,而在1971年之后,美国再次改变了对华打压] f ^的政策,转而发展与中国的友好关系。
自中国与美国恢复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关系时而疏远,时而亲密。
中国与美国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密m b ) /切的合作,随着中国的强大,美国遏制中国的野心也日渐暴3 ^ a 6 * 9 w I露。从中美贸易战到阻碍华为5G技术的发展z 9 P t c,两@ v ~ 5 X : / C个国家维持着表面上的平静,却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战斗。

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来,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走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我国取得的成就世界瞩目,而这也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原因。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想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脱颖而出,只能不断增强自身能力,实g T A / h ,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让众人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