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67万人未被识别,享有少数民族待遇,如今身份证上这样写

贵州67万人未被识别,享有少数民族待遇,如今身份证上这样写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多姿多彩的国家。古时候因为战乱,人们四处流亡,从而形成了许多民族,有了自己的文化。然而,除了我们已知的民族r z j F V 1 6 M,还有许多未曾被我们识别的民族在贵州境内,就有一^ 1 O L f个未被识别的民族,我们称为穿青人

穿青人的由来

穿青人又称川青人,早期又有“里民子”、“羡民(县民)”的称谓。他们? [ x F i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百年前,现在S j q ? ) m S Q主要分布在Y f n ; M ^贵州省的毕节市、安顺贵阳市等地。关于穿青人族源的由来,有多种说法,而最常见的有三种。

贵州67万人未被识别,享有少数民族待遇,如今身份证上这样写

一是土著说,认为穿青人和僚人(僚人的祖先是先秦时期的西瓯、骆越人及汉代的乌浒、南越人,后称百越夷蛮)一样,是贵州省的原生民族。主要解释为,穿青人是贵州省的土著居民,后来经过战乱和时代变迁,大量人口涌入贵州,穿青人被迫躲! w e j Q进人烟稀少的地方,几乎与世隔绝。这种说法权威性较高,以一些专门研究贵州民族的专家为代表,这一说法也取得了部分学识较高的穿青人的认可和支持。

再有一种说法是分支说,认为穿青人是U C n ~ Z汉族的分支。明朝时期,朝廷z L + x ^ - } . 3派出军队征讨云南,部分经过贵州的汉族军人,由于地理环境或者作为驻守军等因素留在了贵州,娶妻生子,形成了穿青人这一特殊群体。这一说法主要以费孝通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为支持者。

贵州67万人未被识别,享有少数民族待遇,如今身份证上这样写

但是这一说法并没有获得穿青人的认可,在国家0 b % ;人口普查登记时,当地政府主张把穿青人的民族写成汉W N g族,遭到了穿青人的反对,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是汉族。政府尊重他们对民族的信仰,于是穿青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存下来7 K s ^ p {

还有一种说法是混合群体说,认为穿e / 8 g青人是L Q w Z明代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居民通婚之9 ) 9 d E g l后的后代J a L - t H (,将他们识别为汉族社会与少数民族社会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

但是穿青人在全国的人口有67万人之多,为什么没有被国家识别为一个少数民族呢?一个原因在刚才也提到,穿青人对自己的8 3 c [ s [民族文化认同5 3 + l X 9 `感十分强烈,不= c F承认自己是7 - o L E h汉族人;再有一个原因,穿青人的祖籍地不能确定,导致国家无法对这一类群体进行准确定义。

贵州67万人未被识别,享有少数民族待遇,如今身份证上这样写

穿青人的文化习俗

穿青人虽然不能: = k `称其为民族(仅属于穿青人群体),但是他们享有和少数民族一样的待遇有着自己的文化习俗。

关于信仰。穿青人信仰山魈(山中精怪,在当地认为是一种猴。对“魈”的释义有两种,一是猕猴的一种,二是传说中山里的鬼怪),当地人把猴供奉为神,不允许随意提到或者侮辱。他们甚至把山魈作为图腾,雕刻在生产生活的用具上。后来,对山魈的崇拜演变出一种新形E 5 S V l * ` %势——五显华光崇拜,穿青人对其崇拜的物质表现则是当地的五显庙和五显坛,其中祭拜的就是五显神。

关于婚俗。穿青人实行一夫一妻制,严禁同宗同姓通婚,也有姑舅表婚、兄终弟及的专访制度。穿青人男女青年恋爱自由,婚嫁时要遵循的习俗繁多。有的村寨,结婚是最隆重的事情,从提? S = 5 Q , w S亲到确定婚期要数年的光阴,这其中细说要有十八道礼数。如姑表联亲、背鸡认亲、以鹅押礼、打亲闹5 # 6 V + r 2 % @亲、砍亲路和照亲路、草鞋陪^ 0 ( F ` e h嫁、披露水衣t Z % a } M和戴雨帽、赶亲、讨奶母钱、送梳头油、新娘站花、挑水试新娘、井边回门等礼俗。

贵州67万人未被识别,享有少数民族待遇,如今身份证上这样写

关于丧俗。穿青人的丧俗也有一套完整2 ( *的体系,老人过世,有草鞋荐亡、竹棍报丧、买水浴尸、垫鸡鸣枕、f A A V + p + &火把送葬、鹊窝掩井、拔牙这七种习俗。以+ / 1 0 ^ V ]买水浴尸为例,过世老人的儿子要带上香` U d U 8 ?、纸和金属币,到井边或者河边买水给死者洗浴身体,让他干干净净的去往极乐。

关于服饰。穿青人喜欢穿同青蓝两色拼接而成的三节衣,衣角衣袖衣襟稍加修饰,这便是“穿青人”这一名称的由来。穿青人姑娘与妇女的服装也有所区别——姑娘7 3 G 9 t g 1 V的衣服不用 + Q P B 8二色拼接,而是全青或者全蓝。穿青人妇女穿三节衣,踩细耳草6 ] 5 ! L q z鞋或者反云勾鼻花鞋,腿上绑青色布带,栓青蓝腰带,戴大钩耳环,梳三把头,充满独特的民族风情) P L { ! %

关于语言。穿青人原先使用的语言是现在已不多见的“老辈子话”,现今主要在贵州黔南和黔东南地区流行。穿青人说话口音特别,如f变为h,iQ 1 X }an变为ie等口音的变化,是穿青人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贵州67万人未被识别,享有少数民族待遇,如今身份证上这样写

今天的穿青人

其它。穿青人虽然v a & Q L S生活比较原始落后,但是思想并没有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甚至穿青人妇女的地位比较高,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妇女们没有经历过缠足的伤害,没有受到y A 1 H T过以夫为天的腐朽思想教育,她们与丈夫共同分担农活与家务,财政也是男女权力平分。穿青人妇女一生不剪发,长长的头发就挽成三把头或者发髻,用布帽s v g p M包住固定。

另外,穿青人还留有许多富有民族风情的游戏,如打磨磨秋、滚龙球、高秋、滚坛子、翻羊马、打抛、打岗+ g f m p 1 % R、放茅草打架、撵母猪窝、打鸡儿棍等趣味横生的游戏,是穿青人从小玩到大的游戏。

今天的穿青人虽然还不能被识别为一个民族,但B ^ Q O Y/ Y + Q ! H p享有和其它少数民族相同的权益如今穿青人的身份证上的民族不会被强行改E + o & H为汉族或者写成“青”,而4 R o 7是穿青人。用他们享有火车票、机票、高铁票的同行资格,不再像当初那样不被承认。随着时代的变迁,他们逐渐搬出大山,革除了落后的文化,换上了符合时代的便服,融入进了竹棍大家庭。

贵州67万人未被识别,享有少数民族待遇,如今身份证上这样写

其实,贵州还有许多未被识别的民族,他w e G u们大多是因为人口太少而不能称为“族”,大多数只能以“XX3 ? z N X $ V人”为代号,如革家人、六甲人、七姓民、卢人、弈人、龙家人、南京人、蔡家人、喇叭人、里民、a _ :木佬、东家人、西家人、绕家人、三撬人、下路司、刁族、长袍瑶、油迈人、莫家人、辰州人、佯僙人等,他们都是祖国多彩文化中靓丽的颜色。